【媒体报道】上理新生的一堂爱国主义教育“必修课”由一副眼镜讲起
发布时间: 2023-10-01   浏览次数: 68

 由一副眼镜讲起“大思政课”。9月30日,在刘湛恩烈士故居红色文化主题馆(以下简称“刘湛恩烈士故居”),上海理工大学开展第十个烈士纪念日主题活动,新生们在此学习了踏入大学校门后的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

一副磨损破裂的眼镜可以引出怎样的故事?在刘湛恩烈士故居复原的书房里,档案馆青年教师肖琳琳正在讲述刘湛恩的教育理念和爱国情怀:“奔走在校园内外的刘湛恩老校长总是佩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这副眼镜陪伴他度过了读书、从教、抗日救国的光阴。1937年4月7日,他和往常一样前往临时校舍上课,在等候公交车时,遭日伪暗杀,当场牺牲,年仅42岁。根据当时与他同行的二儿子刘光华回忆,他看到父亲身下淌满鲜血,旁边还有跌落破碎的眼镜……”

红砖白窗的老建筑静默无声,参加活动的同学们颔首肃立。在上海理工大学百十余年的校史上,先后涌现了刘湛恩、蒋传宗、孙龙昌、赵寿先、郑显芝等15位革命烈士,先辈们的形象在讲解中愈发清晰,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同学们。

管理学院新生朱旃霆说:“二楼陈列着湛恩老校长使用过的物品,给人一种务实、朴素的感觉。身处先辈们生活工作过的校园,我们更要好好学习,接续英烈精神,勇担制造强国使命。”

开馆两年多,刘湛恩烈士故居不仅是学校的文化地标,更成为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教室”。

红色校史是开展大思政课最生动的教材,光是研究还不够,怎样让更多的同学们了解校史、从中吸收养分呢?答案是——讲述。“最好的教材是历史,最好的服务是引领,当时就觉得历史这本教科书充满精神力量,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更好的讲解,构建起立体的思政育人大课堂。”肖琳琳说。


光明日报记者 孟歆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516号
邮编:200093
联络邮箱:dag@usst.edu.cn
投诉电话:021 - 55271658

综合档案查询:021 - 55271660
人事档案查询:021 - 55272346
学生档案查询:021 - 55270959
校史馆参观:021 - 55270565
收集指导室:021 - 5527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