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戴鸣钟

发布时间:2008-06-03浏览次数:1563

                    

    戴鸣钟,1914年7月生于江苏吴县甪直镇。在家乡读完小学去苏州,后因战乱停止学业,赴上海南洋中学求学。1936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1940年获德国柏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工作。1946年,任南昌国立中正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时年32岁。之后,任该校总务长。解放后,任江西南昌大学教授,并先后兼任经济系主任、副总务长、总务长。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戴鸣钟调至中南土木建筑学院(该校先后改名为湖南工学院、湖南大学)任教授、总务长。1964年,戴鸣钟调入上海机械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的前身),历任教务长、副院长兼外事办公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校顾问等职。1990退休,2007年3月14日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3岁。

                   

                          国德语教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戴鸣钟学贯中西,精通德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尤其是在德语方面,被公认为国德语教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长期担任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教委公共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德语组组长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机械工业部管理工程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戴鸣钟与黄伯樵等合编的《德华标准大字典》就广受业界好评,在全国范围内产生极大的影响,成为以后编辑出版有关“德汉词典”范例他的译著《协同学》更是在学术界引起轰动。1991年,戴鸣钟和上海外国语学院戴炜栋教授合作主编了《汉英综合词典》。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推进我国大学德语教材编撰工作,78岁高龄的戴鸣钟接受国家教委委托,率团赴德国考察。1994—1995年戴鸣钟主编《大学德语》教材共四册先后出版发行,填补了我国高校公共德语教材的空白,直至今天依然是德语教学的重要教材1996年,82岁高龄的戴鸣钟编撰出版了《德语常用词组》。

戴鸣钟不仅以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学术造诣深受业界尊重,同时他还是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德语、科技英语两个专业的主要创,培养了很多掌握德语、英语的专业技术人才。时至今日,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学院仍然办得红红火火。戴鸣钟退休后,仍然有学生不断上门求教。戴鸣钟还专门一名“中德班”私淑弟子。他要求该生进门后只能讲德语,不可中文。在戴鸣钟悉心指导下,这学生今天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

戴鸣钟生前热心中德文化交流,为同济大学的德语教学与对德交流做了很多工作,受到同济师生的赞誉。1994年,戴鸣钟八十寿辰来临之际,同济大学专门为他举办了庆祝活动,并送了一幅匾作为生日礼物,上有校长高廷耀手书“德才兼备”四个大字。 

                  关于牛奶与面包的故事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拒细流能成其深”大凡成就大事业者,除却事业之外,其为人处世也必有其过人之处。戴鸣钟而言,学界冠之“德才兼备”也并非偶然。

戴鸣钟回国后一直保留着在国外留学期间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都离不开鸡蛋牛奶和面包。但因为物资紧缺,经常显得捉襟见肘。在湖南大学工作期间,学校有一个附属农场每天供应每户人家一瓶牛奶戴鸣钟是家里的顶梁柱和所有的中国家庭一样,这瓶牛奶就成了顶梁柱的支撑夫人肖之芳是不让女儿碰的。戴鸣钟爱女情深,经常趁夫人不在旁边时悄悄地分一点给女儿或者让女儿直接一口

  牛奶是有了那时候到处都是馒头店、包子铺,面包还是稀罕物。怎么办?肖之芳自有办法。她从食堂里买来馒头然后将馒头切成片放到炉上烤戴鸣钟直夸夫人能干、聪明。就这样,一家人在一起小日子过得朴素、简单而其乐融融。多年以后,父母都已经仙逝了,女儿戴沙玲说起这段日子还是满脸的幸福与温馨。

1983年,外孙女出生了。条件有所改善,但全家一天供应两瓶牛奶不够吃,怎么办?这个时候,戴鸣钟是副院长而且兼任着学校外事办公室主任,管着外国专家楼,经常还要宴请外籍教授、专家专家楼里住着很多外国专家,牛奶是保障供应的。沙玲曾经不止一次地发现,每次宴请结束之前,父亲总要将厨师和工作人员请出来,一一介绍给外宾。他说:不论职位,不论岗位,每一个认真工作的人都值得尊重。爱女心切的沙玲想,只要父亲不反对,凭自己一张熟悉的面孔,就可以在专家楼里买牛奶,不要多,一天一瓶就可以了。知道父亲的不敢造次这天戴鸣钟下班,他照例走到外孙女跟前蹲下来握着小家伙的手,逗弄着。沙玲看着父亲,手里空奶瓶摇了摇,抱怨到:“真不够吃,不知家里糕还有没有?”一边将目光转向了父亲,等待着父亲的回应。她发现父亲的脸稍稍侧了侧,顿了顿,若有所思最后还是一言不发地缓缓地转过慢慢走进了自己的书房沙玲知道,牛奶的事情大概就到此结束了,从此不再提起。

                 为党的事业学到老,干到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戴鸣钟多次参加国家计委、国家经委组织的考察团赴美国、德国考察1981年在机械工业部支持下,上海机械学院决定由戴鸣钟直接负责学校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合作培养系统工程硕士班的项目。参加学习的都是在国有企业担任领导职务的厂长、经理。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与国外高校合作培养高级工程人才的项目。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对西方国家的了解,戴鸣钟深知该项目对学校、对国家的意义,因此,他不顾工作繁忙,直接与美国专家一起制订教学计划选定教材,并且参加该班学生入选面试。他还非常关注硕士班教学的各个环节,亲自对该班28学生的英文毕业论文一进行审定

戴鸣钟退休后,仍然坚持著书立说,编撰词典,常常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女儿戴沙玲的印象中,父亲书房里的灯光总是家属区里最后一个熄灭的。喝茶、看书、写文章、编词典,成了戴鸣钟退休后的主要生活,以至于肖之芳戏称戴鸣钟是“不甘寂寞,心态不平”,所以要在家里“模拟上班”。

1996年1月,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的陈至立、市教卫党委书记王荣华等领导登门看望戴鸣钟陈至立同志代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对老为我国高等教育所做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并祝老健康长寿。戴鸣钟说:“当年我们出国归来,为国家做点事情,是应该的。现在,新中国总算站稳了脚跟,强大起来了,已经很少有人说中国是新中国了。记得1958年入党时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为党的事业学到老干到老。当时年富力强,这句话多少有些豪言壮语的味道,这么多年过去了,看来这句话还是对的,我还得坚持下去。王荣华同志问戴鸣钟:“戴老,生活中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尽管提出来。”戴鸣钟说,“蛮好,蛮好,没有什么!”

    戴鸣钟因患肺炎呼吸衰竭经医治无效,于2007年3月14日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九十三岁。先生安安静静地谢世,没有遗言,没有遗产,只留下书房里满橱满架的书。

3月19日下午,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隆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东华大学党委书记朱绍中及我校的历任、现任领导等向戴鸣钟教授送了花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同济大学、湖南大学、上海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欧美同学会、上海政协之友社、洪堡学者联谊会、南京大学德语系等单位也送来了花篮。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吕贵、我校党委书记薛明扬、校长许晓鸣、同济大学原校长高廷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曹伟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胡寿根及我校历任老领导和现任校领导及学校各职能部门、学院领导与戴鸣钟教授的亲朋好友、师生代表等近二百余人参加了告别仪式。仪式由党委副书记张仁杰主持,副校长徐福缘介绍戴鸣钟教授的生平事迹。

2008年3月,作为“三为”(为人、为师、为学)教育系列活动之一,上海理工大学举办了纪念戴鸣钟教授座谈会。座谈会上播放了关于戴鸣钟教授的生平纪录片,“怀念戴鸣钟——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戴鸣钟教授生平事迹图片展览也同期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白苏娣发表讲话,号召广大党员,全体师生员工向戴鸣钟教授学习。党委副书记张仁杰出席座谈会,并代表学校向戴鸣钟教授的女儿戴沙琳赠送了纪录片。座谈会由党委副书记何建中同志主持。

                   (作者章华明,原文刊载于己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刊,略有修改)